棕櫚油,我國基本上都是從 馬來西亞進口的。
棕櫚油,由棕櫚果壓榨而成。 根據熔點和加工工藝,分為不同等級。
棕櫚油所含脂肪所以飽和脂肪酸為主,尤其是棕櫚酸。這區別于其他植物油。
從某種程度上看,類似于動物油脂。
因此,也常常用于 起酥油,煎炸油等。
美國曾經 長時間認為棕櫚油有害于健康而 限制其進口,但有部分政治和經濟因素在內。目前,棕櫚油 在全世界的使用量很大。
當然了,鑒于 棕櫚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,總歸少吃。

一、 棕櫚油是一類脂肪酸的混合物,熔點為40度的棕櫚油 (注:指要達40度才能熔化成液體的棕櫚油),只能用于做肥皂和化妝品;熔點為24度的,可以用來炸方便面和做糕點;熔點為12度的可以作為食用植物油。但現在市場最容易獲得的是熔點為24度的棕櫚油。這樣的棕櫚油,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還高,吃了易得冠心病、高血壓等病。
二、 棕櫚油是植物油中品質最差的一種,它含反式脂肪酸,長期食用不利于人體健康。
棕櫚油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超過50%,營養品質比豬油還差。當溫度降低時,它會與豬油一樣凝結成白色固體。長期食用棕櫚油會造成人體血清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,導致膽固醇、甘油三酯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,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。